网站首页> > 新闻中心 > 企业新闻>>正文

    冬天液化气瓶结霜,竟然是这些原因

    导读:冬季使用液化气,除了感觉燃烧时间短外,有时还会出现液化气钢瓶表面结冰的现象,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?今天为大家详细解答。首先,用户朋友们需要了解几个基本常识:1.液化气钢瓶盛装的下层是液体。...

    冬季使用液化气,除了感觉燃烧时间短外,有时还会出现液化气钢瓶表面结冰的现象,这又是因为什么原因?今天为大家详细解答。

    首先,用户朋友们需要了解几个基本常识:

    1.液化气钢瓶盛装的下层是液体。

    2.因为20度左右,液化气里各种成分混合后的饱和蒸气压普遍在5~6个大气压,所以下层的液体会气化成带压力的气体,这个从液体变成气体过程叫气化,气化是要吸收大量热量的。

    3.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低温的物体会液化。举个例子,如冬天从室外进到暖和的室内,镜片是温度低的,室内的空气中的水蒸气(气体状态,看不见)是温度高的,碰到低温的镜片,就液化成雾状凝结在镜片表面,这个从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叫液化。

    第二,大家了解了上述基本常识后,再来看看液化气钢瓶结霜原理:

    第1步:当猛火燃烧的时候,液化气气体消耗很快,压力也快速降低,而因为饱和蒸汽压的特性,所以钢瓶内的液体也需要快速气化以弥补压力的损失。

    第2步:钢瓶内液体气化,需要依靠钢瓶本身从外界吸收热量来满足气化吸热的硬性要求,但由于猛火燃烧过快,导致气化过快,钢瓶壁吸收的热量无法满足热量的要求,就开始吸收液体的热量,液体的热量被吸收走了以后,导致的结果就是钢瓶内液体温度下降。

    第3步:钢瓶内液体温度下降,钢瓶是导体,导致钢瓶瓶身温度降低。

    第4步: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高,钢瓶的瓶身温度低,高温的水蒸气碰到低温的钢瓶,就液化成水珠凝结在钢瓶表面,也就是钢瓶结霜了(跟眼镜起雾原理一样)。

    第5步:液体继续气化,继续吸收热量,温度继续降低,降低到零度以下,雾状水珠就变成了白霜。

    最后真相大白:液化气钢瓶结霜,是因为钢瓶内液体气化吸收热量,导致钢瓶瓶身温度降低,外边的高温水蒸气碰到低温的钢瓶凝结成水珠,从而进一步导致结霜。


    安全用气知识小问答

    问:为什么钢瓶下部结霜上部不结霜?

    答:钢瓶液体的高度决定结霜的高度,液体的温度降低了,自然就导致钢瓶的温度降低了,高于液体的部分,因为跟空气的接触面积足够大,所以基本不会出现结霜现象。

    问:液化气钢瓶结霜对钢瓶有损害没有?

    答:没有任何损害,钢瓶是特种钢制作而成的,这种条件不会对钢瓶造成任何损害。

    问:液化气钢瓶结霜对安全性有影响没有?

    答:没有,液化气是温度越低越安全。相反,不要把钢瓶放在温度高的地方,不要暴晒,不要用开水烫,这样才是危险的行为。


    上一篇:某汽车维修企业未申报危废有关资料&未按标准… 下一篇:“不鼓励跨省转移处理”背景下的危废 该何去…